龍潭鄉位于潛山中部,全國4A級風景名勝區天柱山后山,皖水的上游。面積93平方公里,山場68平方公里,耕地6180畝。轄9個行政村,228個村民組,5292戶,20610人。該鄉森林履蓋率71%,居全市第一。境內有天柱山后山的自然風光。萬畝竹海,千年古樹,龍潭飛瀑,奇松異石,風景秀麗。尤其是修復后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湯家祠堂,及寺、廟、庵、亭、寨等人文景觀,使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匯一起,相得益彰。
龍潭河
龍潭河是皖水在龍潭鄉境內的通俗稱呼。皖水貫穿天柱山后山,綿延三十余里,九曲十八彎,灣灣有險灘,灘灘有美景,景景都迷人。兩岸奇峰夾峙,翠竹掩映,分外靈奇險秀。河水清澈見底,或湍急奔流,或涓涓細流,終年不涸。
楊家老屋
楊家老屋,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年,也就是1532年,清代乾隆年間在舊址上進行了擴建,已有四百八十五年的歷史了,整個建筑物坐北朝南,占地面積超過兩千六百平方米。主體建筑呈對稱布局,進門依次為木隔墻、大門、前廳、天井、正堂、后廳,這是古建筑中較為常見的明三暗五式,有較高的古民居研究價值。
萬澗古戲樓
萬澗楊氏宗祠始建于乾隆初年,距今有280多年的歷史了。1998年楊家祠堂被安徽省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。而古戲樓是楊氏宗祠古建筑群里最大的亮點。古戲樓于道光十九年(公元1839年)、民國三年(公元1914年)兩次重修。是潛山唯一保存完好的古戲樓,1998年作為民間藝術的博物館而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萬畝竹海
龍潭鄉竹類資源十分豐富,毛竹面積6萬余畝,連片面積約4萬畝,毛竹達600萬根,1998年龍潭鄉被省林業廳評為“安徽竹鄉”。登山眺望,浩翰竹海隨風而動,波濤起伏,蔚為壯觀。 |